焦點新聞

52歲的劉先生是一名水電工程師,他在工作中不小心從兩公尺高的A型梯子上摔落,腳踝著地時腳踝內翻,經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評估後確定需要進行手術。為了縮短消腫時間並提高術後恢復能力,醫師決定採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方式。劉先生的消腫情況非常良好,也能夠盡早手術和出院休養,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個案。

骨科醫師陳宥廷在影像檢查後確定劉先生的腳踝三踝骨折,詳細檢查後發現沒有開放性骨折且無神經或血管受壓情況。他建議先穩定病情、緩解腫脹和壓力,然後再進行手術,這樣對於恢復也較有利。

陳醫師指出,通常在骨折後第2天開始出現局部腫脹,並在第5至第7天達到高峰。腫脹的觀察和恢復需要大約3到5天,最長甚至可達1至2週,至於骨折修復後新骨癒合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個月至一年。

針對劉先生嚴重的下肢腳踝骨折腫脹情況,西醫使用了高壓氧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治療感染、燒燙傷、傷口癒合和軟組織消腫等方面有良好效果。陳醫師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採用抬腳、冰敷,更搭配高壓氧治療,促進新血管生成和收縮,加快軟組織的消腫速度。中醫部醫師阮膺旭表示,在中醫理論中,骨折被稱為傷筋挫骨,這種情況下,血液循環會發生一些變化,而且可能出現氣血淤滯現象,類似河道改變,水會容易積聚並引起局部水腫。

中醫阮膺旭醫師選擇使用雷射針灸的方式治療骨折傷患,減少了傷口感染的風險,並針對三陰交穴、復溜穴、丘墟穴等穴位治療,促進血液循環,輔助軟組織修復,活血化瘀以及局部消腫。劉先生在接受針灸治療後感覺到明顯的改善,腳踝的活動性得到了恢復。阮醫師指出,中醫可以打通迴路改善循環,提升局部組織得到營養,讓腫脹很快消除,增加骨折術後的復原。

此次治療由中西合併以加速軟組織消腫及術後復原,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劉先生在第二次骨科回診時已經不需要使用拐杖行走自如,甚至快速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阮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有補骨藥方幫助骨頭更快地癒合,讓病人盡早重返工作崗位。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骨折外傷上有著良好的效果,患者可以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接受中醫治療,以加速康復並恢復正常肢體功能,早日重返日常功能水平。

撰文、攝影/張菊芬

斗六慈濟醫院於2019年由診所升格為醫院,醫療量能持續增加,為了提供民眾更好的就醫環境,將5樓原本佛堂的空間改建為婦兒中心,增加11個診間及多間衛教室。10月4日上午舉行婦兒中心的啟用剪綵典禮,並結合113年病人安全週的病安園遊會,在颱風過後的好天氣中,邀請鄉親一起來同慶。
上午的剪綵儀式簡單隆重,院方準備了以蔬菜、水果組合而成的環保綵帶,由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婦產科許鈞碩主任、小兒科梁友蓉醫師及院長室高專陳鈞博共同剪綵,象徵新診區正式啟用。

簡瑞騰院長指出,醫院5樓原本是佛堂,是過去20多年來斗六地區慈濟師兄姊共修、辦活動的地方。自從2019年1月斗六慈濟升格為醫院之後,醫院的設備不斷提升,網羅許多人才,要擴大醫院服務的深度及廣度,近年來一樓兒科診區及二樓婦產科空間都面臨嚴重不足,經過一年多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將五樓佛堂改建為診區,在9月份完成,並在今天正式啟用。過去佛堂是念經拜佛的地方,上人常說要普度眾生,現在佛堂轉變成為醫療空間,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樣可以普度眾生。

簡瑞騰院長表示,斗六地區婦科、產科及兒科的需求都很大,因此五樓的新診區主要重點放在婦、產及兒科,營造婦兒友善的就醫環境,同時大幅提升診間的設備,包括超音波等,目前有8位婦產科醫師6位兒科醫師由大林慈濟醫院到斗六來支援開診,至於其他科別則留在一、二樓診區,繼續服務,希望在醫院的用心下,造福鄉親。
斗六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雅鈺分享,醫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從二樓移到五樓,整體環境改善很多,不但衛教室由三間增加為六間,還新增了叫號功能,為民眾提供更好的衛教服務。

前來看診的陳先生及葉女士都稱讚新診區變得很好,陳先生每三個月到斗六慈濟回診一次,這是他第一次到五樓看診,剛好遇到新診區剪綵,他稱讚醫護人員和志工師兄姊服務親切,新診區空間變大,很舒適。葉女士在斗六慈濟看診已十幾年,也頻頻稱讚新空間十分舒適。
剪綵活動結束後,簡瑞騰院長親自與同仁演出短劇宣導病人安全。短劇中病人阿春就醫時對自己的病情說不清楚,東扯西扯說不到重點,在醫師提醒下,清楚說明自己不舒服的部位、症狀、不舒服的時間等,有疑慮會主動詢問,會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還會使用健康存摺APP,可以查詢就醫記錄及用藥,讓醫師根據病人的情況開立合適的用藥,幫助病人早日康復。活動現場還設有打卡、感染管制、用藥安全等闖關攤位,邀請民眾一起來關心病人安全問題。

撰文、攝影/黃小娟
新聞
(1) https://www.tcnews.com.tw/medicine/item/23842.html
(2) https://www.kingtop.com.tw/detail.php?type=lastest&id=33072
圖:斗六慈院醫護同仁與嘉賓合影。
斗六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理念,為免病人長期承受扎針之苦,透過科技輔助工具達到精準下針,特地舉辦「重點式超音波照護於透析瘻管扎針應用之台日技術交流」活動,邀請三位嘉賓以及外院基層透析診所的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希望藉此提升透析護理人員扎針技能及臨床照護的應用。
圖:斗六慈院簡瑞騰院長致詞。
本活動邀請日本東京木村病院血液淨化室陳莉薇主任和日本東京女子醫大血液淨化室安部貴之技術長來院進行交流,分享使用超音波輔助扎針的床邊應用,以及實際操作技術。斗六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張雅萍護理長表示,血液透析病人因腎臟功能失常,產生代謝物和水分,需透過透析治療來維持正常身體功能。每次透析過程都需忍受兩針(16號布袋針)錐心的疼痛。如果遇到深度較深或較狹小的瘻管,可能會導致針的併發症,例如血腫、瘀青甚至中斷透析治療,從而損壞血管通路。
圖: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張兼華主任分享。
為了解決護理師在扎針過程中的困難,雅萍積極爭取學習「利用重點式超音波於透析瘻管扎針之應用技術」。得到了院長簡瑞騰和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張兼華主任的大力支持。張主任親自到院傳授超音波技巧,分享案例,甚至提供超音波設備供學習使用。在2024年3月,大德捐贈超音波設備,讓護理同仁能夠持續學習。
圖:日本東京木村病院血液淨化室陳莉薇主任,分享使用超音波輔助扎針的床邊應用,以及實際操作技術。
活動現場來到血液透析室,斗六慈院邀請腎友協助,讓陳莉薇主任實際教護理師操作「超音波於透析瘻管扎針」技術。腎友張清文表示,斗六慈院洗腎室護理師很認真學習新的技術,並邀請日本有經驗的陳主任及外院基層透析診所的醫護人員共同學習,這對病人是一大福音,以前護理同仁以手感方式扎針,失敗時就要重新扎針,現在有儀器的幫忙,護理師扎針的成功率上升,讓病人免受扎針之苦。
圖:日本東京木村病院血液淨化室陳莉薇主任,分享使用超音波輔助扎針技術。
張兼華主任表示,透析血管通路介入超音波的優勢在於即時性、無放射性、低成本和快速。傳統上,透析護理師主要依賴觸覺和聽覺評估以及以往的扎針經驗進行「盲目扎針」。然而,透過超音波引導,可以讓扎針更加精準,並根據血管評估技能和病人血管通路特性來制定個別化的扎針方向和點位。扎針的技能從觸覺和聽覺提升到視覺併進,成功地扎針同時也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自信心,改善透析病人扎針時的焦慮、疼痛和血腫等併發症的發生,這在保護病人安全方面是一個重大突破。
圖:腎友張清文感恩護理師認真學習新技術,嘉惠病友。
簡院長表示,多數情況下重點式超音波都由醫師操作,但透析護理師們積極精進技術、打破傳統思維,尋求各種學習資源,不斷地學習超音波技術的深度知識。他們以病人的福祉為首要目標,以慈悲和關懷的心態,努力減輕病人的痛苦。他們在品質改善競賽、參與專業學會、在醫學中心進行演講、發表並推廣超音波技術,展現出專業的信心,成為業界翹楚。
圖:日本東京木村病院血液淨化室陳莉薇主任,分享使用超音波輔助扎針的床邊應用,以及實際操作技術。
圖說:斗六慈濟醫院七月吉祥祈福會由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領大眾一起禮敬諸佛
斗六慈濟醫院8月12日晚間在五樓剛剛完工的新診區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除了院內同仁及慈濟社區志工外,更邀請在地鄉親及雲林縣衛生局局長曾春美等公部門主管一起來共襄盛舉,同時由社區志工準備美味蔬食餐點,讓鄉親實際品嘗,了解蔬食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農曆七月是佛教的吉祥月,祈福會開始前,簡瑞騰院長帶領同仁和志工們,先將志工們用心準備的蔬食餐點在佛堂誠心供齋,隨後開始莊嚴的祈福會。在靜思精舍師父帶領下,人人一起誠心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簡瑞騰院長指出,這次吉祥祈福會場地原本是佛堂,但因為醫院的醫療空間不足,從一年前開始籌備改建為診間,剛剛改建完成,因此這次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診間落成典禮。新診區預計今年9月啟用,將增加11個診間及多間衛教室,以前的佛堂,是志工師兄姊共修的地方,以後會變成救苦救難治病的門診空間,也是另一種普度眾生。七月是吉祥月,醫療人員每天在醫院裡面所做的,也是在發揮良能,造福患者,普度眾生。感謝大家來祝福,斗六慈濟醫院第一次在這裡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是殊勝的因緣,活動前的供齋是響應上人茹素、救生、護生的觀念,也是五樓門診區啟用前的好吉兆。
圖說: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右)受邀參加斗六慈濟醫院七月吉祥祈福會,與簡瑞騰院長(中)
德(耒英)師父、德傑師父特地前來帶領大眾祈福,德(耒英)師父開示,凱米颱風對雲嘉南高屏地區造成嚴重災情,這都是氣候變遷的影響,要防止氣候變遷,要從口開始,除了口說好話,還要多吃素。很多人會擔心吃素營養不夠,或是不好吃,大家可以從多吃蔬菜、水果開始,讓身體越來越健康。上人告訴我們,要時常保有一顆戒慎虔誠的心,縮小自己,知福、惜福、再造福。祈求斗六慈院未來平平安安。
德傑師父分享,有福的人才能在此承擔救人的使命,誠懇邀請公部門一起來為鄉親服務,透過彼此的合作,帶動社區一起來做好事。
圖說:祈福會開始前先將志工們用心準備的蔬食餐點在佛堂誠心供齋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受邀前來參加祈福會,也虔誠祈禱。她表示,很高興得知斗六慈濟醫院要擴大服務雲林甚至外縣市鄉親,感謝斗六慈濟醫院一直默默照顧雲林鄉親,救苦救難,除了在醫院以外,更到社區進行社區醫療,不只醫病也醫心,從心靈撫慰鄉親。未來將向師兄師姊學習以人為本的精神,繼續與師兄姊合作,提供鄉親更完整的照顧。
祈福會結束之後,邀約與會的醫院貴賓、同仁、志工與鄉親們,一起品嘗美味蔬食料理。簡瑞騰院長分享,這次特別請志工師兄姊拿出素食的好手藝,招待社區民眾,還讓他們帶回家與家人分享,讓大家知道素食也能做得這麼健康又好吃,將素食的觀念透過祈福晚會,透過實際的食物,傳遞給大眾,不但是非素不可、非推不可、非說不可,更是非吃不可。
圖說:祈福會結束後,邀請與會鄉親們一起品嘗美味蔬食
撰文、攝影/黃小娟

全文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