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圖說:斗六慈濟醫院歡慶六周年
斗六慈濟醫院1月5日歡慶改制六周年,恰逢配合雲林縣舉辦114年雲林縣第一場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活動,雲林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等人特地到場關心、祝賀。院長簡瑞騰歡喜表示,斗六慈濟醫院是社區型醫院,醫院除了為病人開刀、住院、看診之外,最重要地是要走入社區,篩檢、衛教,醫院不只是看病,更是顧健康,很開心院慶能結合整合性篩檢活動一同舉辦。斗六慈濟醫院除了提供「五心醫療」,照顧病人的健康,更要「六度萬行」,走進社區,照顧更多鄉親的健康。
圖說:斗六慈濟醫院院慶日舉辦114年雲林縣第一場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活動
斗六慈濟醫院今年承擔兩場雲林縣整合性篩檢活動,第一場活動1月5日上午在醫院舉辦,共有300多位民眾前往接受成人健檢及癌症篩檢等檢查。由於1月5日正好是斗六慈濟醫院六周年院慶,醫院特地準備印有「五心醫療多用心,六度萬行無量義」的生日蛋糕,與來院民眾同慶。
圖說:雲林縣今年第一場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活動在斗六慈濟醫院舉辦
雲林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到場關心今年第一場成人健檢及五癌篩檢的整合性篩檢的活動狀況,也祝賀斗六慈濟醫院生日快樂,院運昌隆。張副局長提醒,今年成人健檢的年齡已下調到30歲開始,所有癌症篩檢的年齡也比往年下調五歲,鼓勵民眾把握機會參與健康篩檢活動,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圖說:雲林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祝賀斗六慈濟院務昌隆,也鼓勵民眾把握機會參與健康篩檢活動
今年39歲的美容師曾小姐因為多年來左側膏肓、左肩至頭部持續疼痛,還有手腳發麻等狀況,每天都需要服用很強的止痛藥止痛,每兩天就要到診所打止痛針,曾到多家醫院、診所就醫都未獲改善。去年底曾小姐在YouTube看到簡瑞騰院長治療類似病人的簡介影片,抱著希望前來斗六慈濟醫院找簡瑞騰院長診治,快速找到病因,並於1月初完成手術治療。曾小姐分享,手術後膏肓及頭部都已不再疼痛,很感謝簡院長的專業,還有醫療團隊的用心。因為適逢斗六慈濟醫院院慶,曾小姐也開心祝賀斗六慈院生日快樂、六六大順。
圖說:曾小姐手術後不再疼痛,她感謝簡瑞騰院長的專業,並祝斗六慈濟醫院生日快樂
簡瑞騰表示,曾小姐罹患的是交感型頸椎病,因為頸椎第五、六節及六、七節椎間盤退化,刺激到交感神經,引起她多年來的不適,經以前方減壓固定融合的手術,改善她多年來神經刺激壓迫造成的全身不適。
簡瑞騰指出,曾小姐的頸椎病和她的工作姿勢有關,因此也叮嚀她術後經過三個月的調養,讓骨頭和神經恢復正常,回到職場時要特別注意避免過於劇烈或長時間的重覆性低頭姿勢。手術前的評估、手術中的細節注意,以及手術後的照顧和保養,都同樣重要,若是能遵照醫囑,相信她的治療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圖說:簡瑞騰院長(中)為接受前方減壓固定融合的手術的曾小姐檢查傷口
簡瑞騰強調,斗六慈濟醫院雖然是社區型的醫院,但是專科化的服務能夠提供最好的治療。特別是骨科和婦科,包括一般骨折手術、膝/髖關節置換術、肩/膝關節鏡手術、胸腰椎乃至頸椎手術,以及各種婦科的腹腔鏡手術(肌瘤、子宮全切除、尿失禁等),都可以在「小而專」的斗六慈濟醫院進行。他表示,醫院仍會延續佛心、合心、信心、歡喜心和感恩心的「五心醫療」,再加上證嚴上人一再叮嚀的「多用心」,「六度萬行」走進社區照顧更多鄉親健康,不管是醫院的設備、人力、能力都不斷提升,造福更多的鄉親。
圖說:簡瑞騰院長表示,斗六慈濟醫院除了提供「五心醫療」,更要「六度萬行」,走進社區!
撰文、圖片︰黃小娟
相關新聞連結
1.慈善新聞網 https://reurl.cc/G5a5k3
2. ettoday新聞雲 https://reurl.cc/nqpv3d
3.yahoo新聞 https://reurl.cc/1X8bLD
4.台灣華報 https://reurl.cc/aZXdm3
班長張茡善(右二)看到許多不同人群都來協助打掃,心中非常感動,希望下再能再來共結善緣。
2024年即將結束,斗六慈濟醫院也將邁入六周年。在此之際,醫療團隊、眷屬結合慈濟志工與古坑華德福實驗高中學生,總共動員近百人,在假日走出醫院與學校,為感恩戶打掃家園。在院長簡瑞騰帶領下,清出大量的雜物與垃圾,兩個多小時就讓屋內恢復整潔,慈濟志工並贈送電動病床、寢具給案家,為寒冷的冬天帶來許多溫暖。
在院長簡瑞騰帶領下,清出大量的雜物與垃圾,兩個多小時就讓屋內恢復整潔,慈濟並贈送電動病床、寢具給案家,為寒冷的冬天帶來許多溫暖。
在院長簡瑞騰帶領下,清出大量的雜物與垃圾,兩個多小時就讓屋內恢復整潔,慈濟並贈送電動病床、寢具給案家,為寒冷的冬天帶來許多溫暖。
透過斗六市信義里施里長與社區志工提出申請。63歲的楊姓案家,因身體虛弱僅重31公斤,罹患吸入性肺炎,長期生病,目前透過鼻胃管進食,父母相繼過世,生活困境更是令人心痛,日常生活環境無法自行整理。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表示,這是一個殊勝的因緣,在斗六慈濟周年慶號召同仁、眷屬、志工、華德福學生,協助醫院附近貧病或弱勢家庭,不僅可以啟發同仁的慈悲心,更可讓小朋友見苦知福,比任何院慶活動更有意義。如果能培養出同仁的慈悲心,就能在醫院照顧更多的病人,把病人照顧的更好。
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關懷照顧戶。
屋裡累積多年的雜物,案主都無力清掃,因此清掃過程,氣味難聞。慈濟志工王勝聰表示:「這次總共動員近百人,前往打掃,進入案家須穿過長長的走道,走道邊是一間販賣牛仔褲的服飾店,案家室內無水可用,無法清洗物品,門口又沒地方擺放清潔物品,打掃過程大家須從外面提水進屋內,還須小心翼翼地以接龍方式傳遞污物,深怕弄髒了販賣的衣物,人人以接力方式,清出一堆又一堆的垃圾。」非常感恩大家一起共創良善與祥和的社會。
慈濟志工王聖聰,感恩大家一起共創良善與祥和的社會。
進入案家須穿過常常的走道,須小心翼翼地以接攏方式傳遞污物,深怕弄髒了販賣的衣物,人人以接力方式,清出一堆又一堆的垃圾。
共知共行,心動不如行動,有善心善念,更要有人帶動來實踐。洗腎室護理長張雅萍女兒是華德福實驗高級中學學生,得知訊息,與媽媽一起邀約全班同學來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班長張茡善說,因為即將畢業,也想為自己留下良善的足跡,因此參加斗六慈院協助照顧戶的打掃,狹窄的空間,看到許多不同人群包括慈濟人、青壯年、小朋友都非常認真再協助打掃,參與後自己非常感動,如果有因緣之後也會想要再過來幫忙。另外一位,帶著非常特殊的防護裝備,許博閎同學從來沒參與這樣的活動,也深深的被感動。他說,案家因為沒有能力打掃,需要大家的幫忙,也看到很多人協助讓整個空間變得很乾淨,心裡同樣覺得感動,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雲林縣立古坑華德福實驗高級中學學生全班同學13人,參加此次打掃。
站在至高頂,帶著非常特殊的防護裝備,許博閎同學從來沒參與這樣的活動,看到這麼多人的付出,也深深的被感動。
花了兩個多小時,大家合力將房間清理乾淨,跟打掃前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簡瑞騰院長表示,斗六慈濟醫院奉持「五心醫療,守護生命好健康;年年精進,社區共善好幸福」的目標,期許能用佛心、合心、信心、歡喜心及感恩心等五心,繼續守護鄉親的健康。清掃活動結束,大家高興地舉起雙手高喊,斗六慈濟醫院生日快樂、六六大順。
院長鼓勵同仁,奉持「五心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以年年精進,社區共善的目標,期許能用佛心、合心、信心、歡喜心及感恩心等五心,守護鄉親的健康。
醫療團隊、眷屬結合慈濟志工與雲林縣立古坑華德福實驗高級中學學生,總共動員近百人,在假日走出醫院與學校,為慈濟照顧戶打掃家園。
(撰文、攝影:張菊芬)
2024年12月24日
證嚴上人行腳大林慈院,今天是最後一天,接下來要南下台南靜思堂。
上午斗六慈院院長簡瑞騰,帶著兩位實習醫師跟上人分享,其中一位是簡瑞騰的女兒,另一位則是花蓮慈院榮譽院長的女兒,兩人從小看見爸爸照顧病患,這份慈悲心,也深深影響孩子。
圖:大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許鈞碩表示,婦女易將月經不規則當成更年期,導致延誤治療時機
現代女性經常處於高壓、緊張情緒中,經期不順的狀況已相當常見,但若是伴隨出血量多、異常經痛時可得小心了!一名52歲婦人因月經出現不規則,加上血量又多,以為是更年期前兆,沒想到至大林慈濟醫院婦產部求診,檢查後才發現子宮腺肌瘤,經醫師評估下接受微波消融手術,不僅免去摘除子宮的命運,術後隔天即順利出院,大幅提高治療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大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許鈞碩說,這名王女士在門診主訴已有一段時間經血多又疼痛,甚至有時還會痛到受不了而吃止痛藥緩解,因年紀上也即將面臨更年期,所以一開始總認為是正常現象,沒想到一年後這些症狀仍持續存在,於是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最後沒想到困擾已久的問題,竟是因為子宮腺肌瘤造成的。
圖:此為手術影像,顯示微波消融針插入子宮腺肌瘤治療狀況
許鈞碩表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為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大部分都屬於良性,在台灣約有五成以上的女性朋友有此病,大部份都沒有症狀,有些人則有痛經、貧血問題,有些甚至會大到壓迫膀胱而影響排尿,造成日常生活上極大困擾,這時就需考慮找專科醫師處理。
許鈞碩醫師說,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症狀不嚴重,初期可先經由藥物治療,若藥物治療無效時,則建議手術切除。子宮肌腺瘤在以前臨床上通常建議將子宮切除,因子宮肌腺瘤是子宮內膜異位生長在肌肉層裡,腺瘤要完全切除無法完全切除,術後非常容易復發,且容易沾粘,導致手術有相當難度。
圖:超音波檢查影像可看出正在進行消融破壞腺肌瘤
許鈞碩醫師指出,微波消融手術可透過腹部超音波導引,或腹腔鏡手術將微波消融針插入腫瘤,瞬間產生100度的熱能於腫瘤組織,搭配腹部超音波的影像協助定位,提供安全又快速的消融方式,不會有術後傷口疼痛或沾粘問題,本院至今已協助70例以上婦女解決痛經或經血量多等症狀,更提供患有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婦女,想保留生育功能或不想切除子宮多一項新選擇。微波消融是一種不用切開子宮且出血極少的創新治療方法,傷口小於0.2公分的針孔,不僅大幅度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同時對身體的傷害也能降到最低,不僅術後恢復快,隔天即出院返家,一週後就能順利重回工作崗位。
撰文/江珮如;攝影/江珮如、大林慈濟醫院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防治中心陳宥廷主任以及物理治療師鄭翔瑋,為骨鬆盡一份心力。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影響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議題,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二常見的疾病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每年都會舉辦世界骨質疏鬆日的活動,以講座和趣味闖關的方式來宣導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要性。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防治中心陳宥廷主任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的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和全世界第九,而這跟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民眾應正視骨鬆的問題。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防治中心陳宥廷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骼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出現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常常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因為輕微跌倒或是突然的外力就有可能造成骨折,進而引發後續的疼痛、行動不便,而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死亡。根據統計台灣的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和全世界第九,而這跟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每年都會舉辦世界骨質疏鬆日的活動,以講座和趣味闖關的方式來宣導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要性。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而女性則會在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因此從年輕就開始儲存骨本,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與蛋白質,也是大林慈濟骨鬆防治中心在這次骨鬆日活動積極宣導的觀念,而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指出在年輕時期能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
陳宥廷主任也提供四大步驟來存骨本 : 第一步是均衡飲食,會建議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奶類、深綠色蔬菜等;第二步則是透過適當的日曬量來提升體內維生素D3轉化,一般建議可以在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曬太陽15到20分鐘;第三步是適量的荷重運動(包含健走、慢跑、爬樓梯)和肌力運動也能增加骨密度和強化肌肉量,並減緩肌少症的發展;第四步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菸酒及避免過度飲用咖啡。
物理治療師鄭翔瑋教民眾做正確的深蹲運動,增強骨密度。
物理治療師鄭翔瑋表示,骨鬆與肌少症經常出現在高齡長者身上,建議民眾可以增加兩種主要的運動,第一是身體的柔軟性,以弓箭步去拉伸後側的大腿與小腿的筋膜,增加柔軟性,可預防跌倒的危險性。第二是增加肌肉力量,最常見的就是深蹲,在家裡可以徒手微蹲或踮腳尖。如經醫師確認有骨鬆,並且檢測出在-2.5以上,建議不要做太極端的動作,例如整個身體往前彎或大量旋轉,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很舒服,但姿勢不對很容易骨折,請民眾留意。如要增加運動強度會建議到大林慈濟醫院高功能運動中心,讓醫師以及運動教練評估後找出適合的運動。
世界骨質疏鬆日的活動,以講座和趣味闖關的方式來宣導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要性。
今天民眾除了學習到如何預防骨鬆的知識及運動,還有那些指數需要加強注意。陳先生長期有腰背痠痛問題,也藉由這個活動知道自己平時的運動錯誤。他說,在這學習到如何增加肌力以及防止腰酸背痛的方式,回家可以試試看,明年再來追蹤是否有進步。
陳主任建議民眾,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追蹤,搭配均衡的營養和適當的運動,以提升骨密度、保命防跌,使骨骼永保健康的狀態。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舉辦世界骨質疏鬆日的活動,全體合照。
撰文、攝影/張菊芬
- 陳宥廷醫師 門診時間:星期三 下午

全文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