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簡瑞騰院長感恩同仁、民眾踴躍響應募心募愛
簡瑞騰院長感恩同仁、民眾踴躍響應募心募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斗六慈濟醫院於院內舉辦「募心募愛祈福會」,院長簡瑞騰上週率領護理長與同仁親赴災區投入賑災行動,協助清掃環境及醫療關懷,返院後分享親身見聞,期盼喚起院內外民眾共同關懷,匯聚愛的力量,協助災區早日復原。
簡瑞騰院長表示,這次斗六慈濟醫院共有六位同仁前往花蓮光復鄉參與清掃與物資發放工作。他回憶,在災區協助發放醫藥包,每一步都踩在厚重的泥濘中,「原以為只是發放藥品的輕鬆任務,沒想到背著醫藥包走在爛泥路上,一條街就得走上大半天。」他坦言,當天晚上回到住宿地,不到八點就累得沉沉睡去,也更深刻體會到災民的艱辛。
 斗六慈濟醫院為花蓮光復鄉舉辦募心募愛祈福會
斗六慈濟醫院為花蓮光復鄉舉辦募心募愛祈福會
簡院長進一步描述,水患來得又急又猛,當地居民聽到警車高喊「水來了」時,水已在身後緊追,許多人根本來不及撤離,只能往高處或屋頂躲避。走在滿是泥水的大街小巷,水痕高達肩頭,泥巴沒至小腿。他感慨地說,他參與過國內外多次賑災,包括菲律賓海燕風災、尼泊爾地震、八八風災等,但這次潰堤、泥水傾瀉入家戶的場景,依然令人震撼不已。
 簡瑞騰院長分享花蓮光復鄉賑災心情
簡瑞騰院長分享花蓮光復鄉賑災心情
門診護理長翁麗君分享,她投入清掃行列,親手拿起鏟子鏟泥。自己從來沒這樣打掃過,鏟子一鏟下去就起不來,她自嘲鏟五下就得去旁邊喘氣,但也提前備好兩瓶提神飲料撐過漫長的一天。雖然很累,但能穿上雨鞋、拿起鏟子,發揮自己的一點良能,真的很榮幸。翁麗君說,希望藉由大家的努力,讓災民早日重建家園,恢復生活。
 門診護理長翁麗君分享投入災區清掃心情
門診護理長翁麗君分享投入災區清掃心情
祈福會上,許多同仁與民眾聽到簡院長與翁麗君護理長分享賑災過程的影像與心情,深受感動,紛紛響應捐款。簡院長強調,我們或許無法親臨現場,但我們的心可以與災民同在。只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就奉獻一份心力,讓災區居民在重建路上不孤單。一名護理師更提到,自己就讀嘉南醫藥大學的女兒與同學也在連假主動報名救災行列,展現年輕世代的熱血與善心。
簡瑞騰院長表示,花蓮災區的重建之路漫長,不僅是眼前的清理工作,更需要長期的生活援助與心靈陪伴。「我們隔著一座山,卻是一家人。希望透過祈福會,讓更多人起一念慈悲心,持續關懷災區,也提醒我們自己平日要防災備災,珍惜眼前的幸福。」
 簡瑞騰院長感恩同仁、民眾踴躍響應募心募愛,幫助災區民眾
簡瑞騰院長感恩同仁、民眾踴躍響應募心募愛,幫助災區民眾
撰文/黃小娟;攝影/斗六慈濟醫院
 院長賴寧生說,醫療團隊皆肩負「健康隨身包」與家庭常備藥物,挨家挨戶探視,並將醫藥物資送到受災居民手中,在艱難的環境中傳遞安心與關懷。
院長賴寧生說,醫療團隊皆肩負「健康隨身包」與家庭常備藥物,挨家挨戶探視,並將醫藥物資送到受災居民手中,在艱難的環境中傳遞安心與關懷。
樺加沙颱風夾帶豪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大林慈濟醫院在賴寧生院長帶領下,包括斗六慈濟醫院、嘉義慈濟診所等近八十位同仁,搭火車共同前往災區賑災。這趟啟程行囊沒有太多行李,只有水桶、鏟子相伴,每個人以實際行動貢獻一己之力,期盼為花蓮光復鄉帶來重建的曙光。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說,今年的慈濟法脈宗門營因花蓮光復鄉受樺加沙颱風重創,臨時調整活動內容,轉為支援賑災行動,全力投入救災。醫療團隊與精舍師父及志工攜手,踏著厚重泥土分九條動線深入災區,每組皆肩負「健康隨身包」與家庭常備藥物,挨家挨戶探視,並將醫藥物資送到受災居民手中,在艱難的環境中傳遞安心與關懷。
 副院長陳金城為災民處理及檢查傷口狀況。
副院長陳金城為災民處理及檢查傷口狀況。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與戰爭帶來的全面毀滅不同,這場天災中仍可看見希望的曙光。此次花蓮光復鄉受到颱風侵襲,雖然災情嚴重,但多數災民平安無恙。雖然沿路泥濘難行,但大家仍克服困難一步步前行,持續投入清掃與關懷行動,讓受災居民在困境中感受到愛與支持,也在這個充滿溫暖的團體裡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副院長陳金城為災民處理及檢查傷口狀況。
副院長陳金城為災民處理及檢查傷口狀況。
在花蓮光復災區,一位76歲阿嬤右腳受傷,醫護人員立即為她消毒並包紮傷口。她前一天才剛換好藥,但因家中打掃工作,加上環境潮濕再度浸濕,醫療團隊隨即再次替她換藥。賴寧生表示,這位阿嬤不顧腳傷,仍堅持投入家園清掃的身影讓人不捨,其實災後每一位居民心中都承受巨大的創傷,醫療團隊能及時提供治療與心靈撫慰,才是最有意義的陪伴與守護。
 大林、斗六、嘉義慈濟合力清掃災區,以實際行動貢獻一己之力,期盼為花蓮光復鄉帶來重建的曙光。
大林、斗六、嘉義慈濟合力清掃災區,以實際行動貢獻一己之力,期盼為花蓮光復鄉帶來重建的曙光。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指出,過去賑災曾看過許多災難的畫面,但親臨現場,眼前的景象比海燕颱風、尼泊爾地震、甚至莫拉克88水災在林邊造成的災情更為慘重:滿地泥濘難行之外,一樓水深及肩,所有家具、衣物、汽機車等家當,幾乎全都損毀!許多居民提到,大水來得又急又大,即使有警報撤離,根本來不及逃跑。家家戶戶都需要清理,屋內厚約二十公分的泥濘,清掃起來相當費力,不靠志工團體協力,根本無法完成。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前往災民家中,協助處理傷口和給予關懷。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前往災民家中,協助處理傷口和給予關懷。
簡瑞騰負責的醫療關懷路線,在精舍師父帶領下,一整天總共發放了70份「醫藥包」,災民收到後,大多感動又歡喜。這就見證了此次「法脈宗門營」的主題:學在良能、覺在力行。透過實地賑災、打掃,在付出的過程中,更能體悟「菩薩道難行能行」的真諦。在陪伴與付出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慈濟志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願我們帶著愛與祝福,與鄉親們攜手同行,陪伴他們一同走過困境,讓溫暖在人與人之間延續。

嘉義慈濟診所行政主任張堂偉表示,今天清晨五點便起床,搭乘約50分鐘火車抵達光復,與雲林區共29個小組投入災區打掃工作。所在的隊伍負責清理中山路一家三陽機車行,店內堆放物品繁多,泥土因乾硬而難以清除,清掃過程頗為費力,雖然進度稍慢,但大家不畏艱難、默契合作。他強調「雖然累,但能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看到店家老闆與老闆娘因災後疲憊而流下眼淚,志工們更加努力,希望透過十多人合力清掃,減輕對方的身心負擔,也讓災民感受到不孤單的溫暖。

撰文、攝影/大林慈濟醫院
 斗六慈濟醫院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
斗六慈濟醫院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
斗六慈濟醫院於8月25日晚間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院內同仁、志工與社區民眾齊聚一堂,在佛前發願,以齋戒護生、行善行孝,共同祈願社會祥和、人心安定。
活動由「供齋入場」揭開序幕,醫院各單位同仁親自用心準備供品,對菩薩展現虔誠恭敬的心。典禮中,慈濟師兄姊與同仁誠心奉上燈、果、花,象徵光明、圓滿與清淨。會中播放證嚴上人開示影片,提醒大眾「齋戒茹素」的重要,亦透過「一甲子慈悲的接力」、「2025大事記」等影片,帶領大家回顧慈濟人走過的足跡,體會悲心濟世的力量。
簡瑞騰院長致詞時表示,證嚴上人一直提倡茹素護生、敬天愛地的觀念,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很多天災地變中,慈濟人聞聲救苦,發揮悲心及愛心,同仁們也能感受到災難中互相幫助的精神。丹娜絲風颱造成雲嘉南很大的災情,同仁發心到現場幫忙,雖然沒辦法做很多工作,但是看到現場災難的狀況,相信大家在心裡都會啓發一份敬天愛地、茹素護生的觀念。七月是孝親月、吉祥月、歡喜月,而非傳統俗稱的「鬼月」。行善及行孝不能等,透過祈福會短短一個小時的典禮,卻能啟發彼此在面對災難或挑戰時,願意伸出援手、互助互愛,這就是七月吉祥祈福會帶來最珍貴的收穫。
 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希望普及七月吉祥月的觀念。
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希望普及七月吉祥月的觀念。
中醫師黃雅慧也分享,七月在佛教中是佛陀的歡喜月、眾生的報恩月,祈福會不僅凝聚善念,更將平安吉祥的祝福傳遞給每位與會民眾。
會中,播放「祈禱」短片,全場同聲虔誠祈願,並由花蓮靜思精舍德璒師父與德(耒英)師父帶來祝福,簡單、隆重,將上人的慈示傳達給在場大眾。隨後,全體與會者於佛前發願,簡瑞騰院長更親手分送「平安米」,象徵分享平安與祝福。
在悠揚的佛曲聲中,七月吉祥祈福會圓滿落幕。透過莊嚴的儀式與溫馨的祝福,斗六慈濟醫院期許人人行善行孝,護生茹素,以慈悲心轉化社會氛圍,共同迎接吉祥、平安的未來。
 斗六慈濟醫院同仁準備祈福會供齋。
斗六慈濟醫院同仁準備祈福會供齋。
(撰文︰黃小娟、張國徽/圖片︰張國徽)
 骨科部梅山大南社區義診醫療團隊與志工合照。
骨科部梅山大南社區義診醫療團隊與志工合照。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與嘉義區慈濟志工於5月18日共同舉辦「骨科醫師溫馨齊步走」義診活動,深入梅山鄉大南社區,為在地鄉親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查與保健諮詢,守護長者骨骼健康。
 一位民眾帶著83歲媽媽來做骨質密度測試。他說,媽媽平常骨頭都會痠痛,今天有檢康檢查就帶來看看。
一位民眾帶著83歲媽媽來做骨質密度測試。他說,媽媽平常骨頭都會痠痛,今天有檢康檢查就帶來看看。
活動由骨科部主任謝明宏醫師領軍,義診項目包括骨骼關節檢查、保健諮詢與衛教、骨質疏鬆評估,以及骨鬆巡迴檢查車服務。為提升服務效率,義診區分為四大組別:脊椎組、膝髖關節組、肩肘關節與運動傷害組、外傷骨折與足踝關節組等四大組別。由簡瑞騰、謝明宏、林敬興、林柏勳、唐煥明等多位骨科醫師分別擔任負責人,確保當地居民能在短時間內得到適當的診斷。此外,住院醫師簡意林與專責護理師郭瑞敏,也為民眾提供骨質疏鬆相關諮詢,慈濟志工則全程協助整場動線與民眾導引。
 吳小姐在梅山鄉山坡地種植柑橘類的水果,多年勞動導致膝蓋受傷,來詢問醫師。
吳小姐在梅山鄉山坡地種植柑橘類的水果,多年勞動導致膝蓋受傷,來詢問醫師。
活動中,林文彥醫師以「骨質疏鬆症」為題,指出人口快速老化,雲嘉地區骨質疏鬆症問題的嚴重性。根據最新衛教資料,台灣是亞洲脊椎骨折發生率最高、全球排名第九的國家。研究顯示,45%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會在一年內復發。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是正常人的三倍,其中脊椎骨折最常見。為了「保骨不骨折」,林醫師特別呼籲民眾從年輕開始儲存骨本,落實「骨鬆四部曲」。均衡飲食、攝取高鈣食物、每日曬太陽15至20分鐘,以及規律運動。此外,戒菸、戒酒,避免攝取咖啡因和茶等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骨科林柏勳醫師帶動領全體參與的民眾進行簡易健身操,鼓勵他們透過安全運動維護骨骼與平衡力。
 骨科林柏勳醫師帶動領全體參與的民眾進行簡易健身操,鼓勵他們透過安全運動維護骨骼健康。
骨科林柏勳醫師帶動領全體參與的民眾進行簡易健身操,鼓勵他們透過安全運動維護骨骼健康。
一位民眾帶著83歲媽媽來做骨質密度測試。他說,媽媽平常骨頭都會痠痛,幾天前看到村莊群組訊息,年紀大或骨頭有問題的都可以過來參加。今天有檢測出媽媽有輕度骨質疏鬆症,非常感恩醫療團隊。這次的免費檢查及諮詢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另一位參與者,吳小姐在梅山鄉山坡地種植柑橘類的水果,每年水果收成時都需負重,多年勞動導致膝蓋受傷,幾年前醫師建議手術,但她忍痛維持了幾年。今天和鄰居一起諮詢醫生,詢問是否需要微創手術。醫師的回覆讓信心倍增,對醫療團隊表達了感謝,讓鄉親們不用舟車勞頓到醫院掛號,有時還掛不進去。
 林文彥醫師以「骨質疏鬆症」為題,指出人口快速老化。
林文彥醫師以「骨質疏鬆症」為題,指出人口快速老化。
另一位民眾,脖子戴著頸椎保護圈,聽說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也會來提供醫療支援,一大早就在一旁等候。兩週前,他曾在其他醫院做過頸神經壓迫手術,但最近腰部一直不舒服,擔心自己可能還有其他問題。簡醫生查看了患者的症狀,並解釋說,他的腰痛是由筋膜炎引起的,無需手術,局部注射消炎藥即可緩解。這讓患者感到安心,並對醫療團隊的悉心照料表示感謝。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與嘉義區慈濟志工於5月18日共同舉辦「骨科醫師溫馨齊步走」。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與嘉義區慈濟志工於5月18日共同舉辦「骨科醫師溫馨齊步走」。
謝明宏主任強調,此次義診活動不僅提供即時檢查與諮詢,更希望提升民眾對骨鬆防治的認知。他還提醒,出現以下症狀的患者應進一步就醫:骨密度T值小於-3.0、過去一年內發生過低能量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期間出現新發骨折、及糖尿病患者正在使用胰島素的胰島素的民眾。
 脖子戴著頸椎保護圈,聽說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也會來提供醫療支援。
脖子戴著頸椎保護圈,聽說斗六慈濟醫院簡瑞騰院長也會來提供醫療支援。
大林慈濟醫院將持續秉持守護民眾健康的初心,透過專業醫療團隊與慈濟志工攜手合作,走入社區、陪伴長者,用行動守護每一塊骨頭的安全,打造「不骨折」的幸福人生。
(撰文、攝影:張菊芬)

5月12日是國際護理師節,斗六慈濟醫院一早在醫院大廳舉辦浴佛大典,邀請院內同仁一起來感受佛陀的慈悲。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表示,希望同仁可以共同來參與浴佛大典,把佛心、合心、信心、感恩心及歡喜心放在心裡,服務來院的病人,讓病人除了身體好起來以外,心理上也能得到溫暖。

12日上午7時50分,斗六慈濟醫院80位醫護、醫技、行政同仁與6位志工在靜思精舍德(耒英)師父、德䎯師父與簡瑞騰院長帶領下,一起虔誠浴佛,場面十分莊嚴。簡瑞騰院長表示,5月12日是斗六慈濟醫院的浴佛大典,剛好也是國際護師節,醫院雖然不大,但是我們有59位護理同仁,這一天是他們的大日子,有很多的護理同仁都來參加這次的浴佛節,讓我感到特別開心。我們知道護理同仁都很辛苦,醫師治療病人,但是照顧病人的是護理師同仁,可以說是幕後英雄,也是病人可以得到治療的大功臣,浴佛節配合護師節,是對護理師的鼓勵。

簡瑞騰院長表示,當然也希望藉著浴佛大典,讓所有同仁們,都可以感受到佛陀慈悲的心,把佛心、合心、信心、感恩心、歡喜心這五心放在心裡,來服務的病人,讓因身體病痛前來就醫的病人除了身體好起來以外,心理上也可以得到溫暖。希望這個浴佛大典可以啟發同仁的慈悲心和佛心,運用在職場上,達到五心醫療的最高境界,把斗六慈濟醫院小而美、很亮麗的成就展現出來,提供最親切、最專業的服務。

斗六慈濟小兒科蘇稚庭醫師分享,浴佛節的真諦就是要與佛相遇,每一天都會遭遇到很多的人事物,也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能夠對外廣結善緣,對內可以洗滌心靈,可以做到感恩,感恩佛恩、親恩及眾生恩。
斗六慈濟醫院門診護理師周芷筠是第一次參加浴佛節,也是第一次參加獻供,因此一開始十分緊張,但實際參加後,感覺身心靈被洗滌了。周芷筠分享,透過這個儀式,讓她感受到,原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一些有困難的人需要幫助,我們可以成為菩薩,去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撰文︰黃小娟/圖片︰張國徽)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